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 快讯 >> 
每日信息:游迎泽 读历史丨“太上老君的两支笔”也差点折过

时间:2023-03-16 22:15:53    来源 : 迎泽发布

古城太原,历史悠久,文物名胜,光辉灿烂,而永祚双塔,在世界上千百座孤单矗立于世间的塔中,因缘际会成了双、作了对,相依相伴四百多年,名冠全国。

每当夜深人静,皓月当空之时,双塔的倒影延伸到文瀛湖边,就如太上老君的两只毛笔在沾水吸墨,准备落笔挥毫,大展身手,充满着迷人的神话色彩,而这“太上老君的两支笔”却也有差点“折断”的经历。其中,最早建立的文峰塔,其塔身的纠偏便曾受到万众瞩目。


(资料图片)

文峰塔一经问世,塔身便向西北微微侧倾,历代地方志都有确实的记载。很多年来,不少对建筑很有研究的人都说,文峰塔之所以向西北微微倾斜,正是因为建塔匠师们在建塔之初,考虑到塔势高峻,且位于东山前沿,容易受到西北风的影响,因而才有意将塔身向西北方向微倾,以抵消西北风对塔的吹阻力。也有人认为是象征着“紫气东来”。

无论建塔之初,塔身倾斜是出于什么原因,文峰塔倾斜程度日趋严重已经是不变的事实。1989年11月,文峰塔的中心点向西北偏离2.82米,至1993年10月,中心点倾斜至2.86米,且塔体劈裂缝隙逾百,最宽达0.08米,最长达5米,两侧下沉,高低不匀,总差异达0.68米。情况危急,令人忧虑。

永祚寺有座“斜塔”的消息不胫而走,在听取了文物部门的汇报之后,山西省太原市人民政府果断决定,抢修文峰塔。1994年5月,组成机构,制定方案,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,据其十年观测之资料,请领导亲临,专家参与,六次论证,几经协商,采纳国家文物局建议,邀杭州曹氏建筑物纠偏研究所负责纠偏,并签订合同。

1995年7月16日,纠偏大师曹时中偕技术人员进驻工地,采用沉井之法,共挖9个直径2米、深6米的圆井,一边挖,一边浇注钢筋混凝土衬砌,然后在井壁上设置掏土孔,根据倾斜程度、方向及安全纠偏率,分阶段掏土,迫使沉降较少的塔基部位下沉,每一阶段的迫降值和掏土量都经过严格计算,待沉降稳定后,再进行下一阶段的掏土。

纠偏工程历时两年,于1997年9月26日完工。解决了维修前塔基不稳、塔身残破、塔体结构损坏等问题,基本上恢复了古塔原有的整体风貌。文峰塔的成功纠偏成为国内砖塔纠偏的典范,曹时中先生也由此成了太原市的荣誉市民。

图丨建筑结构专家 曹时中

无独有偶,临近的“姊妹塔”宣文佛塔也曾在解放战争期间不幸中弹,二到八层被炸飞半边。从此,残破的宣文佛塔在一个个暮日斜阳间坚强挺立,历经三十多年风雨之后,终于在1984年被修复,重新焕发昔日光彩。

双塔立世四百载,容颜被毁损过,塔身被修复过,但总能在创伤过后,依旧临风挺立,巍峨高耸,重新修炼着庞大庄严的身躯,守护着永祚寺以及寺里开出的砖花,守护着历史长河中的太原城。

*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转载请联系授权

■  审 核丨元艳芳

■  校 对丨兰 杰  李晓翠

标签:

热门推荐

X 关闭

X 关闭